賀麟(1902 - 1992 )
字自昭,四川金堂縣人,我國著名的哲學家,哲學史家,黑格爾研究專家、教育家、翻譯家。1917年,賀麟考入省立成(都)屬聯中(今石室中學),1919年考入清華學堂,師從梁啟超、吳宓、梁漱溟等,后留學哈佛大學、柏林大學,攻讀西方哲學史。
賀麟學貫中西,一生追求真理,“以真理所在、實事求是是為歸”為治精神,并致力于西方哲學的研究和翻譯,在斯賓諾莎和黑格爾哲學研究上貢獻尤著。早在20世紀40年代,賀麟就創建了“新心學”思想體系。成為中國現在新儒家思潮中聲明卓著的重鎮,與熊十力、梁漱溟、馮友蘭、錢穆等被尊為現代新儒學八大家。民國時期,蔣介石曾四次約見賀麟;新中國成立后,毛澤東曾邀請賀麟一起探討哲學問題。
賀麟故居“心園”位于四川省金堂縣五鳳鎮金箱村,以紀念賀麟對“新心學”的貢獻。故后人有詩贊道:五鳳溪邊引興長,春花秋實沁心香。青山綠水偏多意,此地有人添國光。
李劼人(1891 - 1962 )
原名李家祥,四川成都人。中國現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學大師之一,也是重要的法國文學翻譯家、知名社會活動家、實業家。1912年畢業于成都府中學堂(今石室中學第八班)。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。
李劼人是最早將富樓拜、左拉、都德、羅曼羅蘭、莫泊桑等法國作家的名著譯介紹給中國讀者的先行者之一。他的長篇歷史小說代表作“大河三部曲”(《死水微瀾》、《暴風雨前》、《大波》),是具有時代和地方色彩的民族史詩。郭沫若稱“大河三部曲”為“小說的近代史”“小說的《華陽國志》”,并李劼人譽為“中國的左拉”。巴金說:“只有他才是成都的歷史家,過去的成都活在他的筆下?!?/p>
李劼人故居“菱窠”,位于成都沙河堡?!傲怦健敝窕h野舍的逸趣,蘊涵了這位被譽為鄉土小說作家植根民間的文學理想。正如故居兩幅對聯所寫:但掛酒壺那計盞,偶題詩句不須編。極盡四時之所樂,自成一家以立言。